懷舊產物融合數位時代/感傷唱片行
by:游璨賓(阿賓)
老舊的浪漫、流動的情感、卡帶文化的傳遞
一間卡帶專賣店,在數位時代中,持續帶給大眾新舊結合的活動與音樂,然而是如何將懷舊產物再次融合數位時代,我們這次特別邀請感傷唱片行主理人-游璨賓(阿賓),為我們分享他與卡帶的緣分,以及開立感傷唱片行傳遞給大眾的音樂文化。
不只存在音樂,還有更多想像
每當按下卡帶機播放鍵的瞬間,空間流淌著的旋律宛如時間倒轉,回到了各個音樂時代的當下。
音樂的延續,隨著不同時代音樂風格的流傳、各地歌迷的熱愛走向國際化,音樂載體也漸漸從類比轉為數位的形式,從卡帶、黑膠唱片演變至今的數位串流音樂平台。卡帶在現今市面上漸漸少見,聊著音樂載體的變化,阿賓店長憶及當時音樂資訊的平台,是藉由電視(MTV)、廣播電台、唱片行傳播,與泡在唱片行聽卡帶的心情,阿賓店長說:「在我們的年代,卡帶不是流行,而是一種習慣,猶如餓了會想吃飯的自然存在,想聽音樂就用卡帶」。
因熱愛音樂,又生長在卡帶流通的時代,促使阿賓店長開始收集自己喜歡的歌曲、歌手卡帶。因緣際會下於 2016 年與勤美文創合作實驗商店,有別於以往的展覽形式,展出讓大眾自己所興趣的展品,進而互動拉近彼此距離。其中印象深刻的還有資深樂迷特地從南部前來參訪,因而了解到了在現今社會中還是有不少族群對卡帶有一大熱情,促使成立了感傷唱片行。除了帶給大眾音樂與卡帶,也結合插畫家的展覽活動、聯名服飾,同時營運咖啡廳,使藝術不只侷限在聆聽,而是同時融合了「聽、觸、視、味、嗅」五感的享受。

擴展到國際,在國外卡帶市場中,除了流行歌曲外,最流行的音樂風格為Future funk、Lofi-hiphop,然而引進到台灣市場時,發現較不廣為人知,也促使阿賓店長想引薦這類型的音樂給台灣大眾認識,因而在卡帶中附上了海報,讓歌迷初步了解這方面的資訊。除了經營卡帶專賣店,阿賓店長提及期許能透過展覽、音樂活動,以視覺形式,結合各種類型的音樂風格,讓感傷成為年輕人的音樂情報站。
在多元的音樂載體下,對於音樂的選擇
阿賓店長認為年輕人正是世代的象徵,他們的喜好與選擇展現出這個世代所需要的,對於卡帶的接受程度認為只要有所興趣自然而然會想更進一步的了解,不僅僅是到網路上搜尋,也會促使他們前來參觀;而對於早一輩的聽眾,在現代中看到他們的時代的事物,會有格外的情感回憶起當初,但也或許在於在他們的理念中,現代並不會存在這些已是過去式。阿賓店長希望每位聽眾能找到適合自己喜愛的音樂風格,不僅僅是消費才算是支持,而是遵從自己所愛,面對音樂時代的轉變,仍堅持透過實體方式販賣卡帶,保持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