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欄
在技能知識的探索與補充之餘,也可以停下腳步感受品味帶來的思維轉變。為自己打造『懂聽』『懂做』『懂品味』的全方位能力。
產業趨勢、流行品味、專訪
透過閱讀不同領域的音樂內容、人物專訪、歌曲製作過程、產業探索等知識,增加自我品味與思維心境的轉變。
CLUB DJ 在台上到底在幹嘛?是不是很忙?
你知道 DJ 在做什麼嗎?從DJ 的分類與工作型態、如何做功課到舞台演出、DJ 設備操作、電子音樂創作者的工作流程、怎麼變出一首「咚咚咚」的電子音樂?電子音樂製作人工作型態。都是本此講座中的重點精華!
獨立創作歌手的經營生存之道
PiA 吳蓓雅講座提及:不論是什麼行銷手法、演出設計,最終還是要回歸作品本身,在有創作靈感時要馬上掌握住,因為即使是在描述同一件事情,不同時候的心境都是截然不同的,PiA 建議每位音樂人,要持續產出作品,讓聽眾知道你有在持續創作的道路上。
最後,對創作要持續保有熱情,讓生活與創作形成一個健康的良性循環,為作品創造更多價值。
你還在考慮黑色星期五要買什麼plugin嗎?
黑色星期五期間,各廠牌Plugins祭出各種看似不買會後悔的廣告詞外加折扣轟炸的時刻,除了列了一些推薦的清單,也想跟大家分享2+1個觀念供參考。
當 K-pop 碰上了 UK Garage | K-pop 的多元風格
近期 K-pop 興起了讓人耳朵為之一亮的音樂風格:UK garage(以下簡稱 UKG)。而將此樂風“不自覺”引起全球歌迷更加廣泛關注的,即是去年七月由 HYBE 旗下公司 ADOR 推出的韓國團體 NewJeans…
關於進錄音室錄音與現場表演時演唱差異
在錄⾳室裡⾯是比較收的狀態,⽽現場則是比較外放。因為在錄⾳室裡⾯會想要呈現更細膩的東⻄,太多炸的、激昂的東⻄很容易產⽣聽覺疲乏;在現場表演觀眾就更期待聽到⼀些比較極限的東⻄,像你會想聽到阿妹飆⾼⾳、拉長⾳…
「讀書、喝咖啡,沒有配一首 lo-fi 怎麼能對味?」
完美的世界,需要一點 lo-fi 來低調平衡。
一週繁忙生活中、一天緊湊的行程下,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
緩慢步調,打開感知,為我們現代人的課題之一。
音樂技能、知識、專訪
透過閱讀不同老師所闡述的音樂技能與相關製作的小技巧知識,增加自我技能的認知與技術的鑽研。
想讓你的bassline 更加有機(organic)嗎?
我們都知道當貝斯手在演奏時,彈奏的每一顆音一定不會完全相同,若是反映在數位音樂編輯中,如果使用的是synth bass 的時候,我們必須去手動調整許多參數讓每一顆音聽起來自然一些。但是一首歌調整起來勢必要花費不少時間。
因此這邊以Serum為例,分享兩個方法來讓你的bassline 往下一個level 邁進:
1. 讓sustain旋鈕 隨機化(randomize)
2. 改變bassline的Sustain的長度
你知道在K-pop 製作中如何善用drum loops 嗎?
你知道在K-pop 製作中如何善用drum loops 嗎?
你常常找到一段不錯的loop,但卻和你的歌曲搭不起來嗎?
K-pop歌曲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便在於聲音的選擇能不能引領新的潮流。
而在以唱跳為主的歌曲中,節奏樂器的聲響選擇更是不能馬虎。
你知道身為一個 K-pop 作曲人(topliner) 寄送分軌給音樂製作人時可以注意的小細節嗎?
你知道身為一個 K-pop 作曲人(topliner) 寄送分軌給音樂製作人時可以注意的小細節嗎?
在工作效率為上的製作圈,節省與音樂製作人來回溝通的次數是相當重要的,通常也是決定往後音樂製作人們是否願意繼續合作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寄送分軌時,盡量將該首歌曲的分軌濃縮至4-5軌即可,分別是 主旋律軌、重唱軌、和聲軌、即興人聲軌與其他&人聲效果軌。
你知道厲害的K-pop 歌曲只需要重複一至四小節的bassline,就能夠讓你一聽再聽的秘訣嗎?
你知道厲害的K-pop 歌曲只需要重複一至四小節的bassline,就能夠讓你一聽再聽的秘訣嗎?
在以唱跳為主導的K-pop 歌曲中,耐聽的bassline 常常是一首歌能讓人不自覺跟著律動的重要關鍵。
以下分享三個重點教你如何寫出抓耳的bassline:
1. 簡單化 bassline
2. 填補旋律
3. 創造旋律迴圈
K-pop 音樂製中,殘響(reverb)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K-pop 音樂製中,殘響(reverb)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在K-pop 的混音後期中,乾淨的混音往往是重要的一環。而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便是reverb的使用。
以Valhalla VintageVerb 為例,有三個重點可以留意:
1. 控制殘響的attack
2. 殘響的EQ濾波
3. 殘響效果數值(Wet)
K-pop製作中,main vocal 軌底下設置多個 “EFX效果” audio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介面更直觀!
你知道在大量運用效果人聲的K-pop 製作中,在main vocal 軌底下設置多個 “EFX效果” audio軌,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介面也會更直觀嗎?
你可能知道運用send/return、automation 等工具來啟動部分vocal人聲所需要的EFX效果,但是這樣的作法在具象化的數位編曲世界裡卻不夠直觀。